话筒可以做成风筝? 这群老年人多才多艺
主办方供图
“它虽然看上去是个话筒,但实际上是一个风筝。”11月30日,在第四届银发达人评选颁奖仪式上,风筝达人陈业嘉向观众介绍他的风筝,“而且,它也是可以飞的,不是个摆设。”活动现场,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小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王秋分别发言。马志英、马贺年、王小平等十位老人获得“十佳银发达人”称号,张晓莲、张祥等二十位老人获得“优秀银发达人”称号。
“我从1978年就开始做风筝,现在也有几十年了。”陈业嘉说,做手工从小就是他的爱好,即使今天还乐此不疲。他把在北京电台看到的一支话筒做成了风筝,“我那天跟他们打赌说我能做成,他们还不信。”陈业嘉揶揄道。从蝈蝈、蝴蝶、仙鹤到拨浪鼓等日常用品,陈业嘉能将任何东西变成风筝,“我还有动态的风筝,蝴蝶的翅膀是会动的。”陈业嘉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其他风筝作品,“放就是赋予风筝生命,我的风筝样式虽多,但我保证每个都是能上天的,不然挂在墙上就是一个死物。”
“达人没感觉,对银发比较有感触,前两天理发师还说我的头发该焗油了呢。”61岁的董耀会笑称。十佳银发达人中,最年轻的就是他,从“门外汉”到今天的长城专家,他曾是第一个在长城留下完整脚印的中国人。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小娥致辞
最年长的则是90岁的冯乐耘,他曾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因为从小就对木制手工感兴趣,因此退休后又开始拾起这份爱好。他将中国古典建筑、家具中特有的暗榫技艺运用到玩具中,制作出一个个榫卯动物玩具,狮子、水牛、公鸡,甚至还有弯曲的蛇。
来自天津的杜国林退休后就一心研究泥塑,现在已经完成近百件彩塑作品,题材广泛,既有西方的雕塑,也有民间的仕女,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动漫。他表示,好奇心很重要,所有题材他都愿意尝试。
赵锡山获得绘画达人称号。他是一个“老北京”,已经在施兴胡同住了75年,“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北京的感情很深。”从英语教师岗位退休后,他就开始用画笔描绘儿时的记忆。用中国画方式描边,再加之西方画的色彩和光影,赵锡山在自己的画里“复原”着老北京。“我画画的原则是我必须亲眼见过,看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目前,赵锡山已经画下了一千多张老北京图景。
80岁的运动老人陈树林、方块舞达人王小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周围人开始健康运动。来自河北的两位达人,马志英常年致力于传播农业技术,带动村民致富;马贺年则热心公益事业,开办爱心课堂,为1200多个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主办方供图
“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们的方向。”看过银发达人的作品和经历后,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小娥表示,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做多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王秋则表示,看到老人们这么开心,她也想退休了。
银发达人评选活动是北京电台举办的一项展现老年人精神面貌的品牌活动,自2014年至今已举办四届。本届评选活动是首次突破地域限制,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吸引了三地老人参与评选。北京市老干部局、天津市河东区老干部局、河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率获得优秀组织奖。本次评选通过“老年之友”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互动,从11月8日到18日,有三万多人参与点赞,总点赞数超过十六万。(袁秀月)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